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。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。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因周围神经损害而导致的不可逆性畸残。(麻风分枝杆菌(mycobacterium leprea,ML)是麻风的病原体,简称为麻风杆菌或麻风菌。该菌是目前已知的分枝杆菌中唯一能感染人和动物神经的菌株。)
麻风的传染源是未经过治疗的麻风患者,其中多菌型患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。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(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、飞沫的呼吸道吸入等)传播。95%以上的人群对麻风杆菌有抵抗力,即使感染麻风杆菌,发病比例也很低。国家实行麻风病免费治疗,治疗药物由国家免费提供,病人可在家庭内治疗。如果早期发现和治疗,麻风病不会发生畸残或出现畸残较少。(麻风病如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,随着病期延长,皮肤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,至晚期可出现兔眼、歪嘴、爪形手、垂足、足底溃疡等畸残,导致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丧失,留下终生残疾。)请及时、主动到疾控部门咨询、检查,到麻风病定点诊疗机构就诊。
(1)皮肤出现不痛不痒皮疹(红斑、白斑、浅色斑、丘疹、结节等),久治不愈。
预防麻风病首先要提高自身免疫力,其次要做到以下几点:
1、每年都要进行健康体检,一旦发现类似麻风病的症状应立即就医。
2、麻风病流行性高的地区,对儿童以及患有麻风病的患者家属更要做好体检工作。某些特殊情况,可以提前使用预防性药物还可接种卡介疫苗。
3、生活工作中,尽量避免皮肤损伤。
4、被麻风患者污染过的任何用品,应谨慎清洗并处理。和任何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过后,要严格清洗双手。如家庭中有麻风患者,其他家庭成员,以及和该患者密切接触过的人都应就医检查,并在从此之后至少五年内每年都进行体检。
5、注意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,使空气流通起来,使室内充满光线,降低麻风杆菌的感染几率。
内容来源:河南疾控
上一条:按时打疫苗,不做“痘宝宝”
下一条:【科普】减少道路交通伤害,这几点一定要做到